倒了酒水饮料,乔启明拍了拍岳宝华的肩:“宝华,我们老哥俩一起给西北来的亲友敬一杯。”
两位爷爷走过来,岳宝华举起酒杯:“大家照顾过志荣和宁宁,我在这里谢谢大家。”
乔启明:“如果没有大家照顾,宁宁在西北的日子肯定过得更加艰难。”
杨福根知道,岳宁丈夫的爷爷是大领导的客人,这是他从县里、市里领导口中听说的。
杨福根连连摆手:“使不得,使不得!我们都穷,能给个鸡蛋、几个土豆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。老莫和小岳宁愿吃亏,也不占人便宜。上海和粤城寄过来的东西,他们都分给我们。反倒是宁宁这丫头出来之后,给咱们村里又是修路,又是修学校、修水窖,还给孩子们付学费,给老人每年发钱。以前不愿养老头老太太的,现在都好好伺候着,巴望他们能多活几年,好多拿几年钱。”
“给几个鸡蛋、几个土豆是你们能拿出的好东西,她给村里做这些,也是她有能力做。”岳宝华说。
“是啊!大家都是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,从心意上来说,都一样的。”乔启明也说,“我们喝一口。”
大家跟着两位老爷子一起碰杯。
喝了酒,杨福根坐下,看着桌上的羹汤:“这个就是那个鱼汤吧?”
“是,宁宁祖孙俩的招牌拆鱼羹。”莫维文给杨福根打了一碗。
庄宝如也给荷花打了一碗:“妹子,你尝尝,很多人跑大老远来吃宁宁和华叔做的这个汤。”
陆春梅指着每个人面前的盐和油泼辣子小碟说:“荷花,加盐加辣,这里人嘴淡。”
“就是这个味道。”杨福根加了盐和油泼辣子,搅了搅,喝了一口,“就是这个味道。”
“好喝,好喝。”荷花说道。
“荷花,咱们吃块龙虾肉。”陆春梅把葱姜爆澳龙转到荷花面前。
“这是什么?”荷花几十年都在内陆,哪里见过这东西。
“海里的大虾,肉可好吃了。”几年下来,陆春梅已经见多识广。
荷花夹了一块放进嘴里,这肉又嫩又甜,就是淡了点儿。
“妹子,这个可能更合你口味。”庄宝如给荷花夹了一块蟹肉,又舀了一勺辣炒螃蟹的酱汁。
荷花一尝:“嫂子,这个有味儿。”
她吃了螃蟹,见夹沙过来,跟庄宝如说:“嫂子,你尝尝这个,咱们那儿过年时吃的。”
“你也吃,我们老莫回家后也做给我们吃,不过家里用猪肉。”
“这个是牛肉。”荷花吃了一口,“不过咱们在西北,哪儿舍得放这么多肉,里面都是洋芋。”
陆春梅不禁埋怨:“嫂子,咱们都叫你们出来,出来了就有肉吃了,可你们不愿意。”
荷花看向杨福根:“他说如果都出来了,小杨沟就没人管了。他不愿意出来,我陪着他在家,没什么!可大妮儿好不容易考上了兰州大学,是咱们小杨沟第一个大学生,只要闺女一回家,他就跟孩子说,让她毕业后留在西北。说咱们那儿有学问的人全跑了,以后就更穷了。”
杨福根瞪了老婆一眼:“我说的没道理吗?”
“孩子读什么专业?”莫维文给杨福根夹了一块羊肉。
“修桥铺路的。我跟她说,西北穷,就穷在没路,出小杨沟都要拐拐弯弯走那么多路。你学了这个,以后给家乡修路。”杨福根吃了一口羊肉,放下筷子,“你们就说说,这羊肉没咱们老家的羊肉好吃吧?可咱们老家太远,又没出路,再好的牛羊、再好的土豆,都运不出来。咱不能光想着自己,也得想着小杨沟,想着咱们乡里县里。”
岳宁看着福根书记,福根叔是个有见识、有想法,也愿意奉献的人。
荷花婶拉长着脸看他,莫维文拍了拍杨福根的手:“福根书记,我说几句心里话,听不听由你。”
“老莫,你是大科学家,是能人。你说的话,我哪能不听?”
“中国太大了,现在都很穷,肯定要先发展容易发展起来的地方,就像鹏城,就像上海这样的地方。等这些地方有钱了,一步一步往里把路修进去,把桥架进去。你现在让大妮儿回去,她就只能回去铺个土路、修个石桥。不如让她出来,在长江上修大桥,在上海修高速公路。别怕大妮儿留在大城市不回来,先让她学技术,再反哺家乡。你这个成天听新闻、读报纸、了解国家政策的人,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些呢?”莫维文跟他说,“先让一部分人看见光,再让光点亮更多人的路。”
福根书记低头沉默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。荷花婶悄悄把剥好的蟹肉堆在他碗里,小声道:“老头子,咱大妮儿聪明,她知道啥对老家好。”
岳宁看向荷花婶:“婶儿,我得说您一句。咱们叔是个干实事的人,他要是去做副乡长,肯定有很多人得利,您可不能拦着。”
“我就怕……”
“不怕。”岳宁打断荷花婶,“家里的东西不许他再拿出去,缺什么可以跟咱们说。”
岳宁看向杨福根:“暂时来说,西北肯定很难发展起来,但是您可以让更多孩子读书,读了书,让孩子走出大山,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修各个村子的小学,乡中学、修卫生院、修水窖,这些我们还做得到。等以后这些孩子里有出息了,他们再回去帮助家乡,会慢慢好起来的。”
杨福根点头:“我知道了。”
“我说福根哥,你给我记着。”杨勇根说。
杨福根不太明白,抬头看他:“记着什么?”
“咱们乡的卫生院,等我来出钱修。”杨勇根正说着,大腿里侧一阵疼,他眉头皱起来,看向自己老婆,“哎哟,哎哟!你轻点儿,疼……”
这下一桌人全笑了起来,隔壁两桌看过来,葛月芹更加不好意思,没好气地剜了男人一眼。都这么多年了,他还有完没完?
杨福根笑着点头:“行,等你回来修。”
*
乔君贤和岳宁的婚礼,全港瞩目,比之三年前乔家大公子的婚礼,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新宝华楼总店后厨一片繁忙,齐聚了各家酒楼餐厅说一不二的大师傅,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拿手菜。
陆培德的小堂弟陆明德,从冰箱里拿出压好了的水晶肴肉。这道水晶肴肉是他师傅、淮扬菜大师周召康的拿手菜。而他边上,来自上海的张大厨则拿出了嘉兴的文虎酱鸭,吴志海做了一道台湾的五味章鱼,成都大厨来了个夫妻肺片,北京来的大厨拿出红白相间、酸甜爽口的京糕梨丝,新加坡大厨拿出的是娘惹阿杂。
尼古拉斯自从来了港城,整鸭脱骨练到炉火纯青之后,皮埃尔餐厅又多了一道很少法国主厨能做出来的传统大菜,鸭子盖兰汀。
这是一道类似八宝葫芦鸭的传统法餐,需将整鸭脱骨,把鸭肉切碎和法式配料混合,回填进鸭胚里,最后封口烤制。
连皮埃尔都没想到,儿子来港城后,居然学会了这道高难度传统法国菜的做法。
尼古拉斯又不单单学会了脱鸭骨,鸽子、鹌鹑他都会脱骨。他用这个办法创造了鹌鹑盖兰汀:将鹌鹑整只脱骨,刷上脆皮水,把培根粒炒到焦脆后和鸡肉馅混合,加上开心果,再加入洋葱奶油黑松露酱等法式调料,回填到鹌鹑肚子里。
外层采用中国的烤鸭技巧,里面是传统的法餐味道。这道菜在皮埃尔餐厅推出后,立刻成了热门菜。
来自美国的刘易,则拿出一道墨西哥风味的鸡尾酒虾。
此刻,外头来宾们已陆续到达宝华楼,走进宝华楼大堂。挑空二十米的大堂极具震撼,顶棚采用晾晒宣纸的概念,层层相叠的宣纸纹理,在白天能让阳光透过宣纸色顶棚;而在夜晚,则通过一系列光影实现照明。
大堂中间是巨幅的木刻壁画《郑和下西洋》。
这栋大楼是李家快速扩张时设计建造的,那时恰逢石油危机,石油价格暴涨,李家最大的业务就是石油运输,正是风头无两的时候。这栋楼作为新总部大楼,自然怎么气派怎么来。
这幅壁画据说是找了国内能工巧匠,赶了六年才赶出来的。壁画两边是两座上二楼的楼梯,此刻被鲜花包围。
上到二楼,是一条宽阔而深邃的走廊,红底花纹地毯铺地。现在酒楼大厅对着走廊的门都开着,宾客们走进宝华楼大厅。
舞台背景是巨幅《千里江山图》,正对舞台的另一面是无敌的维多利亚港景观。两边的镜面上用了祥云如意纹,搭配铜艺花式隔断、宣纸色的墙壁,以及红色和胡桃木色线条的穿插使用,构建了一个中式低调奢华的巨大宴会厅。
岳宁没有用上辈子那种奢华的中式婚礼布置,这个年代还不流行那样繁复的婚礼。传统婚礼仪式,已经在家里举行过了,宴会上就是招待宾客。
穿着改良唐装的侍应生托着智能托盘鱼贯而入,开始上菜。
大厅的岭南式朱漆大门被关上,背景音乐响起,宾客们的谈笑声渐次轻了。大门再次被打开,乔君贤挽着岳宁走了进来。
乔君贤穿着燕尾服,岳宁没有像崔慧仪那样用法国设计师的婚纱,而是委托赵熙如和国内的绣娘一起设计了这套中式婚服。露肩的设计恰好露出她纤细的锁骨,领口绣着缠枝莲纹,从肩头蜿蜒至腰际,裙身是百鸟朝凤马面裙,里层是红底金线云锦,行动之间光辉流转。
披帛是薄如蝉翼的月白真丝,绣满各色鸟雀,与马面上的凤凰相呼应,从肩头到身后形成长拖尾。她脖子上戴着一串拇指大的南洋金珠,头上则是天祥珠宝设计并制作的红宝石凤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