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第120章 ,改方为万
    方永大军行走赶往巢州,临近时,迎头撞见几个樵夫,别扭的背着柴篓向大军走来。
    这明显不是普通百姓,普通百姓胆子再大也不可能直面着大军行走。
    “站住,你们是什么人?”
    淮阴军的一名军官问道。
    领头的樵夫道:“我是巢州知府葛奂,特乔装来此密见淮阴侯,烦请通报。”
    军官听了,遂派人去通报方永。
    方永得知后,先命人对巢州知府搜身,确认没问题后再带来见面。
    一见面,巢州知府便下拜道:
    “罪官葛奂,拜见淮阴侯。”
    方永道:“请起,不知葛知府扮成谯夫前来见我,是有何事?”
    葛奂道:
    “奂乃大熙罪官,不敢于淮阴侯面前称知府。奂此次前来,只因常年为大熙效力,助纣为虐,负罪深重,今日特来相助淮阴侯,欲将功折罪也!”
    方永一听来了兴致,问道:“怎么个将功折罪法?”
    葛奂道:
    “巢州境内有一大湖,长百里,曰巢湖。湖中有官军精锐近五千人,其首领名叫左长河,善水战,效命于大熙,不识天时,欲与淮阴侯百万大军冥顽相抗。”
    “听闻淮阴侯临近,左长河与当地大户陶定方勾连,招兵买马,商定于今夜子时二刻自柴家坳发动偷袭。罪官闻之,特来相告,望淮阴侯做足准备,将此螳臂当车之狂徒一举拿下。”
    方永听了后十分高兴,当下令人款待葛奂,派遣斥候暗中前往柴家坳查探消息,并命军队做好准备。
    如此,大军继续前行,又走了六七里路,迎头遇见一伙渔夫。
    领头之人身材魁梧,宽脸赤须,手中拿船桨的姿势犹如拿钢枪一般,明显有问题。
    淮阴军军官遂前往盘问。
    那渔夫答道:“我乃是巢湖水军将领左长河,乔装来此,是有要事禀告方将军。”
    淮阴军军官听了,面露古怪之色,遂派人前往禀告方永。
    方永得知后颇为惊讶,令人将左长河仔细搜身后带进来。
    不久后,左长河赶来,见面直接跪拜道:“罪将左长河拜见方将军。”
    方永一听,暗道这人是有备而来,葛奂称自己为淮阴侯,他却叫自己方将军,显然是事先打听好了称谓。
    “你有何事?”
    方永问道。
    左长河道:
    “罪将仰慕将军久矣,早欲投效,奈何无有门路,如今得逢良机,可为将军一举夺下巢州,故而乔装来此。”
    方永闻言十分好奇,“有何计策?”
    左长河道:
    “将军有所不知,巢州知府葛奂,效忠大熙,不满将军久矣;城中大户陶定方乃扬州汪家之族亲,亦对将军怀恨在心。”
    “此二人与我联络,允我兵马,令我于今夜子时二刻,自柴家坳对将军发动偷袭。此等逆天之举,长河岂敢听从?故特来相告将军。将军可将计就计,佯装遇袭,再令心腹手下扮做得胜官军,由我配合,诈开城门。”
    方永:……
    他面无表情的让人将左长河带下去款待。
    大军继续前行。
    左长河被请上了军中的一辆车驾,进了车里,左长河愣住了。“你怎么也在这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如此,又走了几里路,路边出现了十几个商贩,摆有酒水,大枣,果子等物。
    商贩们将这些商品尽数赠与大军,其为首者走上前,还未等其开口,淮阴军的军官直接问道:
    “你也有要事禀告将军?”
    陶定万愣了一下,点了点头,遂被搜身后带至方永面前。
    “罪民陶定万拜见将军!”
    方永:……
    陶定万道:“巢州知府葛奂与巢湖水将左长河不识天数,欲于今夜子时二刻,自柴家坳偷袭将军。将军可早做准备,一举歼灭此二人,罪民愿于深夜开启巢州城门,请将军天军入城!”
    听着陶定万的话,方永忍不住的用手扶住额头,努力的把脸上的皮肉往上提,以此来阻止自己忍俊不禁的笑意。
    “那个,陶定万,你认识陶定方吗?”
    陶定万正色道:
    “回将军,此人正是罪民。罪民前名定方,闻将军姓方,故不敢再用定方二字,改方为万也。”
    方永忍着笑摆了摆手,“好好好,你下去吧……”
    不久后,陶定万也被请上车驾。
    葛奂和左长河:“你也来了?”
    巢州破。
    合肥和巢州顺利拿下后,其周边的桐县,庐县等地纷纷投降,整片徽州最肥沃的土地基本全部被方永夺取。
    方永一方面安排人在当地组织军屯,因为此时已经临近春耕,如果不快速将田地分配好的话,将会影响来年的收成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方永也没有停下征战的进程,他令马老黑领兵五万,过江攻打安庆池州。
    金陵的张远带一万人沿江下天马山,再击宁国府。
    这里的宁国府并非是神京的国公府,而是徽州的一处地名,和安庆府、池州府类似,地理位置大致位于现在的芜湖区域。
    同时,翟逊带其部下过巢湖,和张远协击。
    战斗很快铺展开来,安庆方面基本没有遭到什么抵抗,马老黑过江后,带领手下仅三天便成功夺城,城中大户半数逃离,其余者尽皆投降。
    之所以能这么顺利,主要是因徽州巡抚先前假传圣旨,将安庆和池州的不少守军调走,携带大量家财船只潜逃回乡,如此便导致安庆城中抵抗之心大降。
    连巡抚大人都跑了,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抵抗的?
    同样的,相邻的池州也是一样,没有抵抗多久便宣布投降。
    反倒是下面的一处县城抵抗强烈,叫做蓝田县。
    蓝田县位于徽州末尾的山岭之中,被群山峻岭环绕,与外界的联系很少,县中有一个耿家,世代盘踞在蓝田县中,势力极大,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明初。
    多年的盘踞让耿家在蓝田县中活成了土皇帝,县中大半资产和土地都是耿家的,多年的积累的家资几乎堪比扬州盐商。
    为了保证家族的传承,耿家耗费巨资在县里修筑了一座小城,专门作为家族的住所。
    在别的地方,是初到任的官员要给本地大户三分薄面。
    在这里,是耿老爷看在朝廷的份上,给蓝田知县三分薄面。
    (本章完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