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第116章 ,横扫徽州
    吴元负手,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“有此人在,将军或可早三年一统天下,老夫有生之年,或还有机会随将军履踏金銮,悦尤不及,何恼之有?”
    方永笑道:
    “元皓此见,实为至上,事不宜迟,进军!”
    大军开动,轰轰烈烈。
    方永携带淮阴军十五万,铸新军两万,百姓三十余万,共计五十万,对外号称百万大军,从官路大道行进,毫不掩饰,直扑巢州合肥。
    昔日吴胜鼎盛时,手下军队数量比方永还要更胜一筹。然其军阵混乱,手下各自为主,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撞,这才被王子腾轻而易举的切割开来,致使头尾难以相顾,最终败亡。
    而如今,方永大军行军,军阵肃然,整齐有度,强于吴胜百倍。
    那些“百姓军”虽然实际上不堪一击,但从外面看去,却仍是威武军队,丝毫不亚于精锐。
    而且方永从大路堂堂正正行军,基本不惧偷袭,淮阴军在前,可随时应战,纵使计策被识破,也无多少损害。
    巢州合肥的官吏听闻了方永百万大军攻来的事后,连忙派遣手下过来查看虚实。
    几个探子远远的看了,
    只见五十万大军行军,真个如:
    天军过境,叠满云天;行营方正,遍地兵山。号角嗡嗡震,人声沸沸扬。粮车千里转进,旌旗布满苍穹。鼓进金退,列阵而行;弓弩排行并两月,刀枪数队若寒星;东洋大海荡开路,铁裹银山撞透门!真是个堂堂正正之师,吊民伐罪之旅。
    几个探子当场被此情景吓得屁滚尿流,跌落马下。神色悚然如白骨,两股战战似空竹。
    当下哪里还敢细看,赶忙返回巢州合肥,战战兢兢汇报所见所闻。
    只言道,漫山遍野都是淮阴贼,上下绵延,直抵天际,千里马查探贼军人数,日夜奔袭,难见尽头。一百万尚是虚数,实则二三百万也不止啊!
    巢州合肥的主官闻此消息,惊恐色变。
    再遣人探,依旧如此。
    两地官员心道:双方实力如此悬殊,若是负隅顽抗,恐怕必死无疑。
    遂召集手下官吏及城中大族商议。
    手下官吏闻听后皆有俱意,不敢与淮阴侯抗衡。
    城中大族或言降淮,或言搬离,亦不敢抗。
    两地主官心怀各异,其中巢州主官乃本地大族出身,欲献城而降,然巢州境内巢湖有一支官军水军,编制两千六百人,不知其将领何意,是否愿降。
    另一边,合肥主官同样是大族出身,不过却是湖南大族,其意欲携带家产逃往湖南,但是缺少护卫护送,如今乱世,各地盗匪猖獗,实在不敢轻易动身。
    二人又派人快马加鞭,前往安庆,向徽州巡抚请示应敌之策,同样也是试探一下上司的口风。
    其中合肥知府和徽州巡抚还是同乡,私交不错,正好可以隐晦的请教一下该如何回乡之事。
    不久后,快马加鞭之人返回,告诉了他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。
    竟在几天前,安庆忽有钦差携圣旨赐下,言称长沙有逆贼叛乱,着令徽州巡抚领钦差之职,抽调安庆驻军1000人,池州驻军1000人,顺江前往长沙,支援平定叛贼。
    如今,徽州巡抚已带大船三百艘前往长沙去了。
    合肥知府:……
    方永的大军缓缓前进着,日行三四十里,速度不算快,但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下,且大多数士兵都是由百姓转化而成的情况能做到这个速度,已经是非常厉害了。
    一路行进,过古河、进庐阳,当地官吏皆望风而降,不敢有丝毫抵抗,大军遂至合肥。合肥知府龚照自然也不敢抵抗,亲率城中百姓官吏出城三十里迎接,备牛羊猪酒以犒大军,献金银珠宝、鱼鳞册以示诚心,伏首而拜,摇尾乞降。
    遥记东汉末年,吴王十万大军仍败于城下;时过境迁,他却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这座坚城,实在值得高兴。
    如此情景之下,对于投诚的合肥知府,方永自是要优而代之,将其树立成一个招牌,如此才能让后面的其他官员都来投诚。
    方永遂设宴,邀请合肥降吏赴宴。
    期间对合肥知府龚照大加赞赏,龚照见状也是对方永尽力吹捧。
    两人互吹互擂,气氛非常融洽。
    期间都饮了几杯酒,方永的体质自是没什么,龚照却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怎么。
    方永当时只是客气的道:“照玙(龚照的字)献城有功,正思封赏,若有所求,但言无妨,吾必竭力应之。”
    龚照却信以为真,当场便提到。
    “实不瞒将军,照确有一件紧要迫切之事,请将军相助。”
    方永没想到对方还真有要求,只能道:
    “照玙请讲,凡吾力所能及之事,必应之。”
    龚照道:
    “回禀将军,前日家父修书一封,言其病入膏肓,望余归家一见,以慰余生。念及孝道,我心岂能不牵?”
    “然归途遥远,险阻重重,盗匪水寇横行,单身难以成行。故恳请将军拨派些许兵马,送我与父相见,成全孝道。伏惟将军洪恩浩荡,无以为报,愿献上家财以充军饷,回家后日夜颂将军之恩德,感激涕零,没齿难忘!”
    方永轻轻的看了龚照一眼,面上笑容不变,道:
    “照玙献城有功,切勿再言献财之事。孝乃人伦之本,吾必倾力助之。然吾不通军事,容我通与众将,必使照玙与父团圆。”
    龚照听了,连忙叩谢。
    待宴散后,方永脸上笑意退散。
    得寸进尺!
    龚照的要求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
    从合肥护送其回长沙,路途遥远,想要安全将其送达至少也得数百人,乃至千人,确实需要费上一番心思。
    但这点人对方永来说也不算什么。
    可最让方永不满的是,龚照竟在宴上当众提出此事,又说什么献出家财,堵的自己骑虎难下,不得不答应,实在可恨!
    但凡其在私下说出此事,自己不会不答应。
    这点道理,方永相信能在大熙官场混到知府的龚照不会不明白。
    对方现在这样做,明显是信不过自己,要带着家财躲回长沙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吴元找来。
    刚刚吴元也在宴中,全程目睹了龚照之事。
    “将军,龚照一事,或许对您有利而无害也!”
    (本章完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