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第114章 ,离间赤横
    本次翟逊过来,除了其本人之外,还额外为方永携带了两万两千人的战兵。
    这些战兵都是翟逊剿灭金陵匪患收拢而得。
    却说在方永离开金陵之后。
    赤山匪汤燕和横山匪朱三的结盟很快出现裂痕。
    他们二人的联合本就是为了抵抗方永而进行的,如今方永走了,联合自然也就无法进行。
    在这样的苗头出现后,翟逊立刻便明目张胆的派人去联络朱三,许其官职,说服其受降淮阴军。
    不过效果却并不理想。
    朱三如今过着土皇帝一样的生活,翟逊给他的条件也不算高,其自是不想寄人篱下,受人约束。
    但朱三又畏惧淮阴军的势力,心想着要为自己以后留下一条后路,便只是推诿拖延,不直接表态。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渐渐有人传出朱三勾结淮阴贼的消息。
    赤山匪汤燕听到这一消息后又惊又喜。
    因为汤燕的手下没有稳定的基业,山寨早已经难以维持。他一直想要攻打横山,抢夺朱三的基业,只是顾虑着双方的同盟不好动手。
    如今听闻了朱三与淮阴贼有勾结后,便有了借口,汤燕立刻召集手下商议,准备出兵攻打朱三。
    汤燕手下有一人,名叫魏兴,因为其作战勇敢,粗中有细,颇得汤燕看中。
    魏兴和汤燕说道:
    “大王,虽然外面有传闻说朱扒皮与淮阴贼勾结,可我们没有实证,要是因此与其背盟,恐怕多有不义;而且金陵尚有淮阴贼大军驻守,若我们与朱扒皮相争,恐怕会被其趁虚而入。”
    汤燕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,愁眉道:
    “奶奶的,不攻打朱扒皮,如今山中钱粮将尽,兄弟们饿着肚子,如何是好?”
    魏兴道:
    “大王不用担心,我有个好法子。”
    汤燕喜道:
    “姥姥的,你小子又有什么坏水?快讲!”
    魏兴道:
    “大王,我听说淮阴贼有粮草运往金陵,您老可邀请朱扒皮共劫粮草,若其肯来,我等劫回粮草,兄弟们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,乃是快事一件;若朱三不来,便是其投靠淮阴贼,大王可名正言顺,发兵攻打!”
    汤燕听了,拍掌叫好。
    遂传信朱三。
    朱三得信后犹豫许久,还是同意了下来,答应和汤燕共劫粮草。
    淮阴贼虽强,可毕竟现在还顾及不到他们。而汤燕却是个十足的疯子,朱三知道汤燕钱粮将尽,已是穷途末路,若是拒绝,难保其不会朝自己疯咬。
    几日后,淮阴军的粮草沿江运送。
    只见江中数百大船,满载粮草军械。
    二贼率部下埋伏在江边宝山,见粮船远远靠近,便冲下山前来堵截,其早在江中下入金刚锁,可拦截船只。
    然而当二贼到了近处后才意识到,淮阴贼运粮之船竟是一艘五十多米的大船,拦江而来,犹如断海巨鲸,几根粗大的金刚锁在其面前竟犹如发丝一般,轻轻一撞便直接断开。
    未等二贼反应过来,船上推开隔板,露出火炮,瞬间开火,轰天裂地,打的二贼麾下死伤惨重。
    左右突然出现大量官军,喊杀震天。
    有穿着全甲的战兵冲来,杀入贼军,二贼麾下贼兵的破刀烂枪连人家的铠甲都扎不破。
    贼军很快溃逃,汤燕部下以劫掠为生,常年劫掠,尤善奔跑,是故大多成功逃出包围。
    朱三部下据山发展,常年养尊处优,不善奔跑,除了朱三本人在大量匪徒的掩护下成功逃走外,其余部下大多被俘。
    然后这些人见到了翟逊。
    翟逊询问他们为何袭击淮阴军粮草。
    这些人为求活命,纷纷将责任外推,表示乃是赤山匪胁迫所致。
    翟逊遂派人联系朱三,将这些人释放回去。朱三因此十分感谢翟逊。
    之后翟逊再次派人去朱三山寨谈论诏安之事,这次得到了朱三全寨上下的热情招待。
    虽然朱三依然没有完全答应投靠淮阴军,但双方的关系却变得非常亲近。
    此后翟逊常常给朱三写信嘘寒问暖。
    朱三也予以回信。
    汤燕听闻此事后,派人质问朱三是否投靠了淮阴贼。
    朱三自是不认。
    汤燕心中生疑,但奈何没有证据。
    一日,翟逊照例给朱三写信,询问家长里短。
    不过这次他故意在写信时缺笔少划,然后将信送了出去。
    汤燕部下的一名小头目“恰好”在那天外出劫掠,又恰好碰见了信使,将信劫回。
    汤燕得了信,命手下识字之人阅读。
    手下细细观看了一番,实在读不出来,道:“回大王,这字只有半个,不知写的是什么?”
    汤燕脸色一黑,再命其他人去读,得出相同的结论。
    有人极力辨认信中文字,最终也只得出一些家长里短,实在看不出什么情报。
    汤燕大怒,认定朱三暗通淮阴贼,信中字迹乃是暗语。
    次日,汤燕派人去请朱三,邀其前往溧水亭赴会,共商联盟大计。
    实际上汤燕是要杀朱三,赴会之日,汤燕几乎将全寨人马带出,秘密跟在后方。
    另一边的朱三对汤燕也很是戒备,将寨中人马带出了十之八九,前往赴会。
    到了溧水亭,两边各自停下人马,汤燕只带魏兴一人进亭。
    朱三见状,稍稍放下心来,也只带一名亲信进亭。
    到了亭中,汤燕也不绕弯子,直接开门见山,将信件摆了出来,问朱三何为?
    朱三打量信件,他不知情,遂道:“不知。”
    汤燕指着信件戳印,道:“此人为淮阴贼将领,你常与其联系,众人皆知,此暗语你如何不知?”
    朱三道:“我与其联络,不过聊些家长里短,从未有过暗语!”
    汤燕大怒,“证据确凿,安敢再欺我!”
    言罢拔剑直刺朱三胸膛。
    一剑刺出,只扎进去半个剑尖。
    原来朱三里面穿了一件软甲,挡下了此剑。
    其身边亲信拔刀,欲与汤燕拼斗。
    魏兴拔刀,一刀从腋下削断了那亲信臂膀。
    血流如注,朱三此时赶忙连滚带爬的往外逃。
    然而没逃出多远,被魏兴一刀掷出,扎进了大腿。
    汤燕复追上,刀斩朱三之头。
    双方所带兵马见如此情景,立刻在溧水展开大战。
    翟逊此时早令一千五百军,攻打赤山;又亲自带一千五百军攻打横山。
    (本章完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